金缮(金工)是日本一种修复破损陶器的古老技艺,已有数百年历史。该技艺包括将破碎的陶瓷碎片细致地拼接起来,然后用撒上或混合了金粉、银粉或铂金粉的漆填补碎片之间的缝隙。
金缮工艺并非掩盖破损,而是将裂纹和接缝视为物品历史和独特故事的一部分。漆器中添加的金属粉末形成了耀眼的金色纹理,突出了陶器的破损处。这种新颖的方法通过突出修复而不是隐藏修复,发现了不完美中的美。专家认为,金缮工艺可能起源于 15 世纪末,当时日本幕府将军足利义政将一个损坏的中国茶碗送回中国修复。然而,送回的茶碗上却用丑陋的金属钉修补了裂纹。这可能启发了日本工匠开发一种更美观的修复技术,即使用带金斑的漆器。
金缮工艺不会掩盖瑕疵,而是将其视为物品叙事和岁月沉淀的一部分。这是一种充满诗意的日本哲学,认为美丽源于破碎和重聚。
日本的贵金属漆修复艺术与茶道(茶道)中使用的陶瓷器皿密切相关。这种仪式性的抹茶制备和分享体现了侘寂美学,即在自然的缺陷中寻找美。
作为一种哲学,金缮反映了日本传统艺术中对瑕疵或不对称的欣赏。通过用金粉、银粉或铂金粉突出裂缝和接缝,它不再将破损视为需要掩饰的东西,而是将其视为物品叙事生活中的事件。这使使用过程中的磨损和损坏正常化。这与日本人重视物品在被处理和欣赏时产生的磨损痕迹的观点有关。它为在损坏后仍保留物品提供了理由,强调修复只是其不断演变的光泽的一部分,而不是更换的原因。
金缮还与禅宗的“无心”理念相联系,无心包括对物质财富的不执着,以及接受变化和无常是人类体验的自然组成部分。就像杯子即使破碎也不会破碎一样,金缮看到了从破坏和恢复之旅中涌现出来的美。它在日常生活中不可避免的方面——崩溃和改革中找到了诗意。
在金缮工艺中,碎片被重新拼接起来,并涂上特殊的漆。但与用来掩盖修补痕迹的普通胶水或填料不同,漆器中混合了金、银或铂等金属粉末。这样,修补裂缝的漆干燥后就会呈现出闪闪发光的空灵质感。金缮工匠不会寻求隐形修补,而是选择用金属漆填充接缝,以突出修补痕迹,金属漆与原始陶器颜色形成鲜明对比。通过这种强调的重新连接技术,金缮将修补提升为精心设计的特征,而不是瑕疵。
这项华丽的修复工艺也被称为“金缮”,意为“金修复”。修复后的物品非常显眼,甚至可以视为对物品故事和持续使用的致敬——将时间流逝中的磨损提升为艺术。在金缮工艺中,可见的修补既是保存历史的方法,也是从破损中培育新美的方法。
就像冥想的侘茶道一样,它是与现有的中国美学相反而发展起来的,破碎的陶瓷传统上是用难看的金属钉来修补的。
根据日本历史记载,大约 1480 年,第八代足利将军足利义政将一只心爱的茶碗送往中国进行修复,结果惹恼了足利义政。当茶碗被钉上钉子后,足利义政要求日本另辟蹊径。据说,这导致了金缮工艺的发展。
金缮大师利用漆树的汁液,这种树在日本有着悠久的漆器使用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前 2400 年。这种汁液被称为漆树汁,是从相关物种 Toxicodendron vernicifluum(漆树)中采集的。与其近亲毒藤和毒漆树一样,漆树汁含有高浓度的有毒漆酚。使用这种介质的人会逐渐产生免疫力,不过大多数工匠在利用漆独特的粘合性能时都会小心地戴上防护手套和口罩以确保安全。通过将粉状贵金属注入漆层并填补裂缝,金缮诞生了一种独特的日本艺术哲学,将自然损伤提升为精致之美。